![]() |
0546-7059999 yxxnyqcc |
|
|
解读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
发布《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原因 近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下发了《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请相关部委、企业、行业协会等研究提出意见,并于8月25日之前反馈书面意见。 据悉,制定该政策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不断增长,大规模财税补贴难以为继;另一方面,燃油汽车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已经开始显现,不但需要降低平均油耗,也需要适度控制燃油汽车总量和增量。 该管理办法借鉴了美国加州零排放汽车(ZEV)(Zero Emission Vehicle)法案,发改委希望,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既能解决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不足的问题,又能建立燃油汽车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有效机制,接力退坡的财税扶持政策,从而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重要的制度保障。 为更好地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有关部委近年来一直在研究借鉴美国加州零排放汽车积分法规,来实施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下称NEV积分管理),但如何制定合理合规的处罚措施则是一个大难题。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新能源汽车与财税政策研究室主任刘斌认为,借用碳交易条例,解决了经济处罚的难题。 新能源汽车碳配额是什么? 意见稿明确,新能源汽车碳配额即二氧化碳减排配额,是新能源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与燃油汽车相比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国家将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转化为汽车企业新能源汽车与燃油汽车的年度产销量比例要求。 企业根据应承担的新能源汽车比例要求,计算出应减排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即企业必须上缴的新能源汽车碳配额总量。 企业可以通过生产和销售新能源汽车达到碳配额总量要求,也可通过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向有多余碳配额的企业购买。 政府可通过掌握一定碳配额或通过财政资金回购部分碳配额用于调控。 政府调控的参与方式?该政策会为新能源汽车带来怎样的红利? 随着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的逐步退坡,节省的部分中央财政资金可通过政府授权的机构,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参与交易,购买一些企业富余的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用于调控市场价格,确保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目标能够实现。 新能源车发展正从补贴转向奖惩,通过碳配额政策让不愿意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传统车企付出更高的处罚或购买配额成本,进而确保传统车企的产品系列升级转型,稳定新能源车的产销比例,这样政府补贴就可以顺利退出,完全通过市场的调节来激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补贴退坡已经是国家多部委制定的既定政策,相比于财政补贴,碳排放的积分制度借助市场的力量激励和倒逼企业,把更多资源投入到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创新上。 据了解,2016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补贴金额为2.5万-20万元,2017~2018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2019~2020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40%。 此外,由于积分与燃油车排放挂钩,车企更加注重燃油车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由于存在财务罚款的风险,企业不得不生产更多新能源汽车车型,由此促进了新能源车产品的多样化。 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的适用范围和车型?具体管理部门有哪些? 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的适用范围为在中国境内对新能源汽车碳配额核算、交易、核查、确认、清缴等相关活动的管理。汽车企业包括国内汽车生产企业和进口汽车总代理商。 此外,该管理办法中所指的新能源车主要包括符合GB/T19596、GB/T24548、QC/T837等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 《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指出,国家发改委作为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商务部、质检总局、海关总署等部门,共同开展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工作。管理对象包括: 生产和进口燃油汽车达到一定数量的企业(简称“燃油汽车规模企业”); 燃油汽车产销未达到上述要求,但新能源汽车产销达到一定数量,且自愿纳入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的企业(简称“新能源汽车规模企业”)。 配额要求如何制定?怎样进行核算?配额如何交易? 在配额要求方面,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根据规划目标,对燃油汽车规模企业设定新能源汽车与燃油汽车产销量的年度比例要求,并折算为企业应缴的新能源汽车碳配额数量。 在配额计算方面,燃油汽车规模企业应缴的新能源汽车碳配额数量,根据其生产和进口的燃油汽车数量、产品构成、新能源汽车年度比例要求等计算得出。 燃油汽车规模企业和新能源汽车规模企业生成的新能源汽车碳配额数量,根据其生产和进口的新能源汽车数量、产品构成等计算得出。具体计算细则另行制定。 此外,在配额权属方面,意见稿明确,新能源汽车碳配额是无形资产,其权属通过新能源汽车碳配额注册登记系统确认。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负责确定新能源汽车碳配额注册登记机构,并对其业务进行监督和管理。注册登记机构负责新能源汽车碳配额注册登记系统的建立、运行、维护。 配额交易具体如下: 首先,交易产品为新能源汽车碳配额,包括汽车企业生成的碳配额和国家调控碳配额等。 交易主体包括:燃油汽车规模企业、新能源汽车规模企业和政府授权的机构均可参与新能源汽车碳配额交易。 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负责确定新能源汽车碳配额交易机构,并对其业务进行监督和管理。交易细则由国务院主管部门制定。 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市场调节机制,维护新能源汽车碳配额交易市场稳定。 意见稿中提到的“配额报告”是什么? 据了解,燃油汽车规模企业和新能源汽车规模企业,应根据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发布的规范文本,每年编制其上一年度的新能源汽车碳配额报告,并提交给新能源汽车碳配额注册登记机构。 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授予新能源汽车碳配额核查资质。核查机构按照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的要求,对企业年度新能源汽车碳配额报告进行核查,出具核查报告,并提交给新能源汽车碳配额注册登记机构。 新能源汽车碳配额注册登记机构应依据企业年度报告和核查报告,每年对汽车企业上年度生成的和应缴的新能源汽车碳配额予以确认。 配额如何清缴?意见稿中指出,燃油汽车规模企业每年应向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提交不少于其上年度应缴的新能源汽车碳配额,履行上年度的配额清缴义务,未按时履行配额清缴义务的应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